作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之一,钢铁去产能在曲折中前进。在这一过程中,钢铁价格持续走高推动企业盈利状况改善,与此同时,价格上涨带来的复产潮也曾一度打乱去产能的步调。
今年年初,钢铁行业设置了化解4500万吨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11月,国家发改委表示,这一目标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
2016年,处于去产能过程中的钢铁行业不断吸引着金融界的眼球。东北特钢从债券违约至进入破产程序,宝钢、武钢兼并重组,债转股大幕重启……2017年,去产能将进入攻坚之年。可以说,只有在国企改革、去杠杆、“僵尸企业”出清、转型升级等行动的一致配合下,去产能才能体现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钢铁行业扭亏转盈
近日,多个省份发布了各自2016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情况的公告。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河北、山西、辽宁、河南等26个省份宣布提前或是超额完成2016年的去产能任务,合计退出炼钢产能7271万吨。
其中,河北去产能规模居首,截至11月底,仅河北就去除炼铁产能1761万吨,涉及高炉33座;去除炼钢产能1624万吨,涉及转炉24座。黑龙江、辽宁、江苏紧随其后,分别去除炼钢产能610万吨、602万吨、580万吨,其中江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8%。
在去产能等多重因素推动下,2016年钢铁价格经历三轮上涨。今年上半年,钢铁市场经历过山车似的行情,价格在春节后出现暴涨,持续上涨两个月,涨幅超过1000元/吨,随后又出现断崖式下跌,5月份跌幅几乎超过1000元/吨,再回前期低点。而在下半年,钢铁市场保持稳健增长,下半年前两个月价格持续上涨后维持了两个月时间的平稳态势,从10月开始重拾涨势。
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钢铁行业扭亏转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重点钢企1月至9月盈利合计人民币251亿元,而2015年同期亏损额则为221亿元。与此同时,重点钢企的债务情况也随着钢企盈利的全面好转而有所改善,资产负债率小幅下降到69.6%。
记者梳理上市钢企的2016年三季报显示,35家钢企上市公司中有29家盈利。其中,宝钢股份、鞍钢股份和河钢股份分别以净利润55.98亿元、9.77亿元、9.33亿元排名前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新创表示:“尽管2016年钢价大幅回升,但钢铁行业经济效益仍没有实质性恢复,还有27%的钢企处于亏损状态,行业销售利润率刚过1%,远未达到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因此明年去产能力度和决心不能动摇。”
去产能不可能给所有企业带来效益。业内人士提醒,钢铁企业要想取得好的经营业绩,必须通过市场竞争、转型升级来实现,绝不能坐等去产能带来效益。
去产能曲折前行
今年初,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明确后,进度一度十分滞后。8月4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出,截至7月底,钢铁行业去产能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7%,总体进度不理想,地区之间进展不平衡。少数地区对去产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担心去产能会影响经济发展;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信心不足,办法不多,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地区和企业因价格回升,去产能决心出现了动摇。
随着价格持续上涨,原有陷入停产、半停产的钢企又开足马力生产起来。业内人士表示,原本去产能的政策目标和市场方向是一致的,但随着价格反弹,政策要求减量,市场却刺激生产。且这轮价格上涨是钢价自2010年持续下跌后的触底反弹,与去产能正好处在交叉点上,给去产能目标造成很大阻力。
11月14日,工信部公布《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年~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至1.5亿吨,这与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的提法保持了一致。
对于今年的钢铁去产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6)》称,今年煤炭钢铁行业已淘汰并且拟淘汰的产能中,无效产能居多。以钢铁行业为例,炼铁去产能计划落实到企业的具体任务目标中,无效产能为2133万吨,占比为54.2%;炼钢去产能具体目标任务中,无效产能为5267万吨,占比高达72.1%。
李新创表示,“有些压减的产能早就不参与市场竞争,员工也已遣散,是无效产能,压减这样的产能对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市场环境的作用微乎其微。重点和关键应放在地条钢违规产能、僵尸企业低效产能上。”
12月22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地条钢”、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未批先建、边批边建钢铁项目两起事件进行严肃处理和严厉问责。这是中央向社会发出的明确而强有力的信号,表明未来将在钢铁去产能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市场出清是做大做强的前提
12月7日,宝钢股份与武钢股份双双公告称,经证监会审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事项,获得无条件通过。这意味着宝钢与武钢合并重组完成,钢铁行业集中度得以提升,行业无序竞争将有所改善。
宝、武合并、东北特钢破产拉开了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结构调整的大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认为,2017年随着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深入,中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结构调整步伐将加快。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中指出,国内超过51%的钢铁企业是僵尸企业。国务院提出,下一步央企要铁腕治理,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大力化解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实现市场出清。国资委决定中央企业要用两年时间压减10%左右的过剩产能,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345户大中型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宝、武合并、债转股重启、东北特钢破产重整,钢铁行业“抓优破劣”的去杠杆思路初步体现。2017年,破产通道能否打开将更加影响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效果。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表示,考虑到自上而下以行政手段大规模“去产能”的方式面临执行上的困难,破产机制才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化解过剩产能最为重要的金融和法律途径。
“当前钢铁行业出现停产而不破产、破产而不退产的怪圈,好的企业活不好,差的企业死不掉。”业内人士指出,在钢价坚挺之下,2017年“停产—复产”的拉锯战仍有可能出现,需依法将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纳入破产程序,“绝不能让落后产能挤占先进产能”。
李新创提醒称,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同时,亦不能忽视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钢铁强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如果5年后,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得以实现,但却没有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钢铁强企,那么化解过剩产能的作用、意义也就大打折扣。”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