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2011年的十余年里,中国机床行业十分热闹,看似繁荣的很,实则是虚像;身在其中,仿佛中国机床在进步、在提高、各个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的距离在拉近,而实则却在拉远,这从以下两点就可看出:
1、机床稳定性
中国本土机床的稳定性并未在过去的十年中有所提高,仍然保持在300小时左右——这是中国机床的最大悲哀。关于这一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先生也曾痛诉过。
2、复杂加工技术
中国机床在技术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欧洲、日本机床普遍实现了复杂加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如加工中心的五轴、六轴联动,车床的车铣复合或车磨复合;而中国虽有部分企业号称能生产,但真正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被接受的几乎见不到。
中国机床以目前的现状,无法满足中国广大机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这给进口的高端机床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市场将为以下3类进口机床持续创造市场机会:
1、五轴、六轴联动加工中心
其中包括立加、卧加、龙门、镗铣等的五轴、六轴联动加工中心,这些个方面中国几乎没有与之竞争的企业,进口设备的价格将长期居高不下。
2、复合机床
其中包括车铣复合、车磨复合、复合化磨床、激光冲裁复合等多种复合机床。
3、难加工机床
即:针对加工工件有特殊要求的机床,需要一对一地进行设计。
中国机床长期来看,无法对欧、日高端机床形成替代,而且是否有形成替代的可能,也要拭目以待,这主要取决于以下2点:
1、中国的功能部件业及基础材料业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
中国的机床功能部件业及基础材料业长期以来进步幅度小,受重视的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政府长期以GDP为纲是主要罪魁。
由于功能部件的产值相比机床整机低,对地方政府的业绩贡献小,导致各地政府长期重视机床整机而忽视功能部件的发展。只有当政府从市场真正退出后,功能部件业才有可能迎来良好的发展!
2、人才的沉淀
我们与欧、日的差距,根子上是产业工人的差距,欧洲机床业里百年企业比比皆是,尤其是德国的企业,技术在技术人员和工人中不断传承、沉淀;而反观中国,人才乱象举国皆是,何谈传承?哪有沉淀?人才问题不解决,中国机床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