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本土医疗器械产业该如何逆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01  浏览次数:83
【钣金行业网】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在两年前就已经破千亿。但其中,核磁、CT等高附加值大型设备市场,几乎被GE、西门子、飞利浦等外资公司垄断。在不少医院,甚至连螺丝钉、手术缝合线、各种试剂等小型耗材,也都采用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

  尽管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70%-80%依赖价格昂贵的进口或外资品牌的现状,也必须得到正视和重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局面呢?我国本土医疗器械产业又该如何逆袭呢?

  对于这个问题,事实上业内人士也很无奈。一些高端医疗仪器设备,如大型血管造影机、超导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设备,国内生产企业微乎其微。既然国内没有生产者,也只能使用进口产品。而一些医疗器械虽然国内有生产,但是竞争力不强,品种和产品都较小,如心脏起搏器等。这也使得选择进口产品成为较好的选择。

  过度依赖价格昂贵的进口或外资品牌,导致患者检查费用攀升。与此同时,屡屡曝光的进口医疗设备故障问题,也让很多一贯“崇洋”的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开始反思:国产的信不过,进口的出问题,救命的医疗器械,到底该如何选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