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工程突破技术瓶颈
据吉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解决制约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从2009年起,吉林就启动实施了“双十”工程,即每年支持10个重大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0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积极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着力培育具有市场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连续三年的组织实施,吉林省先后确定了三批次64个重大科技项目。为此,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经费6.55亿元,共引导地方、企业、科技开发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投入资金56.1亿元。截至2012年10月份,仅就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前两批项目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就已取得授权专利103项,开发新产品185个,实现工业增加值85.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0.8亿元,利润16.3亿元。在这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下,一汽集团公司自主开发出新能源汽车深度混合动力系统,实现了整车的系列化、模块化,形成了混合动力客车批量生产能力。仅去年前7个月,一汽集团就已累计生产出442辆混合动力客车,实现产值达3.757亿元。
而由长客股份研发的CRH380B高寒动车组,在运营速度、牵引功率、网络控制和旅客界面设计等方面,已全面接轨世界先进水平。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成功研制了25B、25G、25K和25T型客车,开发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动车组,形成了系列化的25型客车产品,进而成为我国铁路客运的主型产品。
倾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国家的北药基地,医药健康产业一直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也是“十二五”重点培育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近年来吉林省的医药健康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该省对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
在吉林省已经实施的“双十”项目中,已先后有重组人胰岛素及制剂、1000吨/年头孢呋辛酸、毛皮动物系列疫苗产业化开发等10余个医药项目通过遴选,最终获得立项支持。其中通化东宝承担的重组人胰岛素及制剂项目,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有效扶持下,2010年便实现产值7.7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
通化市是全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也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地和东北地区中药材集散地之一,产业基础扎实。目前该市已形成集产、学、研、销于一体,以中药材流通、种植、加工和中医医疗、保健、养生、旅游为重点的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其医药工业总产值已占全省工业的半壁江山。为此,该市先后被确定为吉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级长白山中药材基地以及国家医药出口基地。
吉林省科技厅厅长毛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双十”工程,不仅进一步壮大了吉林省主导优势产业,更重要的是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培育了一批极具市场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于实现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全省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内生动力不足一直是制约吉林省加快振兴发展的主要瓶颈。通过“双十”工程项目的实施,该省相关研究领域、相关产业不仅实现了质的跃升,而且在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下,还培养造就了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批覆盖领域广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催生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信息等多个高技术产业群,进而加快推动了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自2010年以来,吉林省先后组建了一汽集团院士工作站、辽源四环汽车零部件院士工作站等9个院士工作站;建立了汽车零部件、农作物育种、医药等多个公共研发平台;组建了镁、人参、动漫、汽车内饰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还建立了9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双十”工程项目以企业为研发投入主体,采取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围绕企业产品开发、关键工艺技术需求进行联合攻关。目前全省34家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企业都与相应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结合机制,共吸引凝聚了省内外539名科技人员深入到企业开展对接服务,从而培育和稳定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队伍,为增强全省科技开发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于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推动了产学研更加紧密衔接,使该省区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1年,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从21位上升到第16位,上升速度居全国前列。